3月23日,院长李威与新进教师瞿洋前往东湖论坛·海外分论坛香港专场活动现场,积极为我院招揽人才。此次论坛旨在为在香港学习和工作的各学科青年才俊搭建一个学术交流与职业发展平台,共同探讨国际科技前沿话题,拓宽学术视野,启迪学术灵感,促进交流合作,吸引优秀人才。


此次论坛吸引了我校多个学院参与,包括船海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学院、生命学院、机械学院、材料学院、电气学院、能源学院等。来自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的博士、博士后、助理教授等众多学者积极报名参加,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李院长从五个方面全方位介绍了船海学院。首先,他回顾了学院的发展历史,指出自1959年成立造船系以来,学院逐步发展为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和轮机系。1998年,学院获批为一级学科,2008年更名为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并于2019年成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随后,他详细阐述了学院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成效,强调“站稳讲台、走出校门、形成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型、国际化、创新性”的卓越人才。学院培养了多位杰出校友,包括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时代楷模”的黄群,以及众多院士、船舶设计大师和舰艇总设计师等,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了重要贡献。紧接着,他介绍了学院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的诸多成就,例如: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海洋工程装备检测试验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以及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船海学院也是国际组织ITTC和ISSC的成员单位,拥有完备的实验设施和9个科研团队,致力于抗爆炸冲击先进结构、推进器结构分析与优化等多个研究领域。
在科研能力方面,李院长特别提到,学院教师在教育部教指委及多个国际、国内权威学术刊物担任职务,近五年发表SCI论文约600篇,在国际三大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数十篇高水平论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超过30篇。自2016年以来,学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科研经费总额达到4.24亿元,近年来人均科研经费约180万/人年,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最后,李院长指出学院在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海洋科学等多个领域有着迫切的人才引进需求。论坛结束后,学者们展开了热烈讨论,李威院长与瞿洋老师积极与学者们交流我院人才引进政策,进一步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个面向”,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响应学校第五次党代会“人才倍增”计划及“人才队伍建设年机”专项活动,不断加强人才引进组织谋划及招聘宣传推介,提升用贤聚才工作质效,助力学院教学、科研事业迈向新台阶。

